民國前十年彰化鹿港地區漁民,由施範其代表發起成立鹿港漁業組合(事務所設在鹿港后寮仔街百蕃戶)其目的以漁具、漁法之研究改良及發展漁業為主。 次年五月經彰化廳認可,是年彰化廳長須田綱鑑從日本熊本縣延聘烏魚子製造技師、至鹿港漁業組合教授日本烏魚子製作方法。 民國前四年改組為彰化水產組合。 民國十三年台灣總督府頒布施行漁業法、漁業組合會等,本縣境內各漁民集中地區,陸續成立漁業組合。 民國十四年十二月,線西地區漁民組成「線西漁業組合」。 民國十六年二月,成立「王功漁業組合」,會址在北斗郡沙山庄王功589號。 同年三月「沙山漁業組合」亦成立於沙山庄沙山622號。 民國十九年九月鹿港草港尾一帶漁民成立「草港尾漁業組合」。 次年五月鹿港街漁民另成立「鹿港漁業組合」會址在彰化郡鹿港街菜市頭433號。 民國廿五年三月鹿港漁業組合規定,鹿港漁業組合改組為「保證責任鹿港漁業協同組合」。 民國卅三年日本政府為加強統制,公布水產業團體法,所有漁業組合均改為「水產業會」。 光復後,民國卅六年政府依據我國漁會法及合法社法的規定,將「水產業會」的技術指導與行政部門改組為漁會,經濟部門改為「漁業生產合作社」。 民國卅九年又將上述兩者合併。 民國四十年又隨著行政區域的調整在改組,沿海鄉鎮均設鄉鎮漁會,並設縣漁會於鹿港。 民國四十四年漁會改組,取消縣漁會,將鄉鎮漁會改為區漁會,本縣轄區內計有鹿港、新(伸)港、線西、福興、王功、芳苑、大城等區漁會。 民國五十年伸港區、線西區兩漁會合併為線伸區漁會;芳苑區、大城區合併為芳城區漁會。 民國五十三年又再將上述合併漁會劃分開來。 民國六十五年四月,彰化縣政府依政府頒布之漁會法修正案,將縣內七區漁會合併成立「彰化區漁會」,會址設在原彰化市彰化魚市場三樓。 民國七十二年遷移到鹿港現址,並於各區漁會分設辦事處七處,就近服務漁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