漁會介紹

民國16年3月,新竹郡舊港庄地區漁民176人,組成舊港庄漁業組合,辦理組合員漁業獎勵漁業公用設施事項,會址設在新竹郡舊港庄舊港庄役場內。   民國22年10月,新竹市、新竹郡六家庄、竹東郡竹東街、及藝庄、橫山庄一帶養殖及漁撈業漁民393人,成立頭前溪漁業組合,以辦理淡水魚族養殖、共同販賣為主,會址設在竹東。 民國25年7月,原舊港庄漁業組合區及紅毛庄、香山庄一帶,共同成立保證責任「新竹郡漁業組合」,組合員482人,出資總額2680日圓,會址設在新竹市東門町3-62。民33年依據「水產業團體法」改組,成立新竹市漁業會。  民國35年政府接收新竹市漁業會,依照「漁會法」及「合作社法」成立新竹市漁會,並將經濟部門畫出為新竹漁業生產合作社(現新竹魚市場前身),民國40年3月配合全省行政區域調整,漁會與漁業生產合作社合併,將新竹市區、竹東區及全省行政區域調整,漁會與漁業生產合作社合併,將新竹市、竹東區及新竹縣區三個漁會合併成立新竹縣漁會。     民國44年依「台灣省各級漁會改進辦法」規定,分別成立南寮、香山、紅竹三區漁會。民國50年政府為強化漁會組織功能,改進財務結構,乃將南寮、香山、紅竹三區漁會合併成新竹區漁會,隸屬新竹縣。民國71年新竹市升格為省轄市,由於會址在新竹市,故新竹區漁會改隸新竹市主管。 新竹區漁會會址原設於新竹市南寮漁港拍賣場2樓,民國80年新竹漁港與建完成,漁會乃遷至新漁港拍賣場2樓,同時在香山、新豐及竹北設立辦事處,並且成立信用部及漁產品直銷中心,負責辦理漁業業務及服務。 目前,新竹漁港之發展方向定位於觀光、休閒兩大部份,並在保有當地傳統漁業特色與維護生態資源永續利用之前題下,積極建設並美化港區環境,導入『觀光休閒漁業』之概念,使新竹漁港發展成觀光、遊憩、休閒、娛樂、教育、文化等多功能用途的漁港。

最新訊息

更多訊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