漁會介紹

琉球區漁會

  • 2612月
  • 海洋牧場緩不濟急 琉球區漁會籲禁流刺網

    更新日期:2017.12.28 / 發佈單位:輔導部

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枯竭,政府推出海洋牧場願景,希望「以海為田」找回台灣的漁業資源,不過未來進展仍未知。屏東離島小琉球過去實施3浬內禁止流刺網成功維護海洋資源,琉球區漁會總幹事蔡寶興表示,應禁止流刺網並確實執法,小琉球即是成功案例,台灣沿近海的未來需要更多這樣的決心,也是首要之務!

小琉球2013年開始實施距岸3海浬內禁止流刺網,已經展現顯著成果,結合生態資源成...

小琉球2013年開始實施距岸3海浬內禁止流刺網,已經展現顯著成果,結合生態資源成為觀光勝地。記者蔣繼平/攝影

 

台灣近幾年來沿近海的漁獲量減少許多,屏東小琉球四面環海漁獲資源豐富,但琉球區漁會就接獲許多漁民回報,像白帶魚、鐵甲鰺魚、紅目鰱、皮刀魚等附近海域常見魚種,跟早期相比「真的少了很多」,已是不爭的事實。

琉球區漁會總幹事蔡寶興表示,政府過去透過投放人工魚礁的方式來增加魚群棲地,但成效並不明顯,一般推測投放的海水深度不夠,應該加深至水深90米處,阻止使用潛水設備打魚,且更要成功推疊成大型魚礁,增加空間,避免亂丟。

蔡寶興指出,除了投放人工魚礁外,海洋牧場概念也已推出十幾年,但是仍然無法遍地開花,他認為復育魚群並非一件易事,需要一個栽培漁業體系的完整產業鏈,環環相扣,不能只是呼口號,必須確實有強大的栽培漁業及養殖漁業做後盾。

蔡寶興說,過去人工魚礁曾有「反效果」,反倒變有心人士獵魚的集魚場所,對海洋資源增加並沒有顯著幫助,僅能防流刺網,但若碰上焚寄網漁船(俗稱三腳虎 )利用強光照明吸引魚群,更會造成強大的殺傷力,海洋牧場不能再重蹈覆辙。

蔡寶興提出,小琉球一直以來推動「沿岸3浬內禁止使用流刺網」,之前在漁會執行下派遣船艇及人員前往查緝,更建立漁民通報系統,每年都能取締十多件違規案件,呼籲各地政府必須仿效並執法,才是現階段保護海洋資源的首要事務。

屏縣府農業處表示,人工魚礁是簡單的集魚設備,漁業署每年依各地申請來投放,但小琉球外海坡度陡降容易散落,成效不好而降低優先排序。海洋牧場是將海當作田,利用種苗、投入海域棲地生長再流放外海,是一整套的復育計畫,屏東目前暫未配合中央執行,會協助漁會反映意見。

屏東小琉球漁業資源豐富,圖為景點美人洞外的定置魚場。記者蔣繼平/攝影

屏東小琉球漁業資源豐富,圖為景點美人洞外的定置魚場。

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27/2895281   轉載

更多漁業消息